资讯

杭州

课程咨询: 10108899

预约春季1对1课程 享受各类专项学习服务

获取验证码

请选择意向校区

请选择年级

请选择科目

立即体验

在线咨询

点击开始 在线咨询
TOP
当前位置:家教杭州站 > 中小学作文 > 正文

《“网红”文化的传播与狂欢》

2021-01-22 11:00:09  来源:网络整理

点击即可领取 小学暑假复习预习 各科资料

杭州小学各科电子课本+单词默写表+开学测试卷<上学期>

点击领取

更多作文素材请点击:作文素材 | “网红文化”热点时评汇总

 

  (4)“网红”文化的传播与狂欢

  身处网络化媒介时代,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消费带有网络时代特色的文化形态,围观网络衍生的文化景观。从早期的小报文化,到广播、电视的家庭仪式性收听观看的广播剧、肥皂剧的流行,再到网络时代流行的网络围观、吐槽文化以及现在的“网红”流行文化。而这些文化、亚文化形态之所以能形成并在一段时期内流行开来,除了受到技术、媒介属性等层面的影响,还离不开时代和社会的土壤。“网红”文化作为当下较引人关注的媒介景观,其背后的存在合理性、发展逻辑又蕴含在多种维度内,立足“网红”现象自身,其得以存在、流行的缘由便包括受众对“网红”文化的消费以及狂欢围观的传播情境。

  一、“网红”文化意义的传播与消费

  玛丽·道格拉斯的“消费的文化意义”预示着消费的不再只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来满足需求,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而存在。商品是“用作使文化的范畴可被看见和稳定所必需的”,并促成文化合法性,因而对于商品的消费是伴随文化意义的流通、传递过程。

  对于“网红”文化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层面:对“网红”(尤其是以身体为资本的女性)身体、颜值外貌、夸张表演、时尚品味等的视觉消费;对文字、段子、歌舞等技能的欣赏性消费;对“网红”所带来的争议事件、不适行为(如炫富) 的围观狂欢消费;对“网红”观点和意义的认同性消费;以及对“网红”作为符号的商品、广告、节目的实际或虚拟的消费。无论是哪种层面的消费,都伴随着文化意义流通:从庸俗、肤浅的视觉文化到批量生产、娱乐至上的快餐文化,再到传统技艺(文学、歌舞等)。

  “网红”文化虽产生并得益于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,但归根结底,“网红”文化是一种“个性文化”“亚文化”,而对于“网红”文化消费所体现的个人自我个性的实现和表达。正如对于木子美、苏梓玲等围观消费显然与社会主流的文化格格不入,但却为年轻人所追捧,究其原因,恰是“网红”文化的个性特征,满足了后现代年轻人群寻求个性差异,在消费吐槽、趣味、嘻哈、喧闹、性向、二次元等个性化文化中实现自我满足,并被认定为属于我的、我们的文化。再加上对抗、逆反等心理,使得部分“网红”文化既是会被社会排斥,也不乏拥趸者。有统计显示,“网红”的受众中有73%属于19岁以下的青少年,其个人成长中的伴随着本能欲求、心理需要和归属认定,这也恰是其成为“网红”文化消费者的原因所在。

  消费对文化意义的丰富与繁荣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。一方面消费的社会化催生了生产的规模化,而文化生产的批量化,又使得文化意义的同质化。正如本雅明所言,大规模的传播意味着内容被非语境化,内容便失去了“灵韵”。每被复制传播一次,意义就衰减一次。伴随着“网红”文化的工业化进程,“网红”及文化传播内容的生产制造也变得批量、程式化、同质化,这种机械复制的文化形态,如批量的网络“女神”,本质与工业产品无异,必然会降低文化意义的异质和繁荣。另一方面文化工业带来的是娱乐至死,对于低俗娱乐文化的过度消费,必然会催生对应文化的生产,如前文提到的脱敏效果,较终会导致过度娱乐、低俗娱乐,降低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。

  二、狂欢围观的传播情境

  狂欢理论由巴赫金提出,其本质上是一种全民性、自由性的普天同庆。与马尔库塞所宣称的“反叛功能”一样,狂欢是平民大众对于严肃的、正统的精英霸权(权威、等级、财富、性别等)的反叛,“国王”也被打翻在地,小丑加冕成“王”。因而有人称“网红”也是一场平民化的集体创作与狂欢。社会化媒体时代,“网红”成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狂欢,因而“网红”文化也是“狂欢围观文化”“民间诙谐文化”,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宣泄性、颠覆性、哄闹性与大众性,因而全民狂欢围观构成了“网红”传播的独特情境。

  (一)网络是狂欢的“广场”,是全民性、大众性的象征, 网络独特的媒介属性为狂欢剧目与狂欢语言展示提供了舞台

  1.网络开放、多元的媒介属性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。网络平台造就了匿名的、普通的、民间的“网红”文化狂欢的参与者,使他们可以在“广场”中平等交往、产生共鸣,并以颠倒、嘲弄、戏耍、插科打诨等各种形式尽情狂欢。

  2.网络空间的虚拟性、集群性使得网络集群行为具有极强的匿名性、情绪化、暗示传染等特点。按照勒庞等社会群体心理学家的观点,集群传播中,群体行为呈现情绪化、极端化等特征。这就使得“网红” 现象极易引发网民群体的围观、讨论、叫骂、哄闹甚至是网络暴力行为、群体极化现象,呈现出一种群体狂欢围观的景象。

  3.网络双向互动的媒介属性保证了参与者在传播地位上的平等性、接近性。梅罗维茨认为距离和有限接触支持了神秘和敬畏,而网络的易得性、接近性却拉近了普通人与权威实际可感的心理距离。詹姆逊后现代理论认为伴随距离感的消失,原有神秘和敬畏会被解构,权威魅力便被弱化、消解了。这也是为何本是“草根”的“网红”得以“加冕”的原因所在。如papi酱,有美貌颜值,却无高冷感,幽默搞怪的大龄女青年形象给广大网民亲切感、可接近感。再加上经常在在微信公众等平台与受众互动,吐槽议题来源于社会热点,贴合网民日常,而非刻意去制造距离,生产神秘感和权威性,这就更易引起受众情感共鸣。

  (二)“网红”的诞生是一场网络集聚、争议发酵、围观哄闹的狂欢

  “网红”的诞生遵循着一条话题制造、争议输出及狂欢参与者集聚、围观哄闹的常态路径。无论是对芙蓉姐姐等“网红” 热闹、喧嚣的全民围观,有关内容议题争论(疯狂跟帖、灌水) 还是高剪辑率、弹幕等形式都很好的阐释了“网红”文化的狂欢性。以语言符号为例,狂欢的语言充满粗俗化的降格。为了制造狂欢的情境、氛围,“网红”较多以玩世不恭、戏谑的态度,借助网民所喜闻乐见的污言秽语与夸张动作,来炫弄喜剧式的讽刺与夸耀。无论是作为女性的Papi酱还是艾克里里、王尼玛等都是会时常有粗口爆出,极进嘲弄之能事。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互动,又使得“网红”的大众狂欢由网络透射、延伸到现实生活,从而引起虚拟与现实的共振、社会的整体狂欢庆祝。

  每种媒介都会塑造与自身属性相匹配的文化景观,网络亦然,“网红”文化作为实质上的草根文化,其为大众狂欢提供了实现路径,因而具有某种文化合理性,这点可以从其流行、繁荣上得以印证。但每一种流行现象存在合理性的内在土壤则应该是健康、向上与大众普遍的价值追求向适应的文化生态和社会价值取向。我们在讨论“网红”现象时不可必要的要正视其中存在的负面标签,如裸露、肤浅、低俗、迎合、无趣、窥视、猎奇等。得益于狂欢围观的传播情境,“网红”得以成为“网红”,但若是这种“狂欢围观”是建立在教唆、无序、极化、(语言)暴力等极端非理性之上,则只能在在浮躁、喧嚣,在破坏网络文化生态之后,黯然退出历史舞台。因而合理的“网红”文化,应该是建立在对积极意义的生产和健康消费之中。

  (5)草根的神话,资本的狂欢

  1.在“颜值为王”的时代,对于“网红”的界定似乎仅于拥有青春靓丽的外表并擅长营销的年轻人(尤其是年轻女子)。他们在各种社交媒体之间游刃有余,通过“分享”令人羡慕的生活日常,塑造美好、乐观、鲜明、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,聚集了大量的“粉丝”。由此看来,“微博、微信等社交媒体上,任何以人像为基础,拥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,而且这些资产具备快速变现能力的账号,都可以成为‘网红’。”

  2.在数字信息技术匮乏的20 世纪90 年代,早期“网红”以文笔起家,开启网络文学的先河,在“纯情”的网络时代,依凭才华横溢的文笔安身立命并走红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成为“网红”的门槛越来越低,为搏出位,各路素人使尽浑身解数。大量趣味、低俗的图文进入大众视野,在互联网资讯视觉化的浪潮下,“网红”们更会制造视觉冲击和频繁的心理震撼。“网红们成名后积极配合各种商业推广,从单纯的网络社区红到了网络媒体,再从网络媒体进军娱乐圈。同时,网红市场也变得更成熟,从炒作、推广到变现,造星的生态链已经完全专业化。”

  3.进入“互联网 +”时代以来,微博、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为“网红”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,“网红” 队伍迅速膨胀。而“网红”的变现模式不再局限于前期的商业代言方式。撕开与资本暧昧不明的面纱,“网红” 孵化机构通过输出一大批符合受众口味的“网红”,经由不同渠道召集“粉丝”并快速变现,由此主导“网红” 市场。确切地说,如今的网络红人是指“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,因为某个事件或者行为被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。他们的走红源于自身的某种特质,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,与网民的审美、审丑、娱乐、刺激、偷窥、臆想以及观众等心理相契合,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。因此,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,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,网络红人、网络推手、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。”

  4.“网红”界在当下社会掀起了巨大浪潮,“网红”作为亚文化现象理所应当被讨论。社会化媒体时代,“网红”成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狂欢,表现出强烈的大众性、颠覆性与宣泄性。在过去,传统明星只能靠电视媒体包装成名,如今的“网红”却是互联网运营的产物。与传统媒体“中心化”的造星模式不同,“网红”的出道不需要等待星探的发现,也不需要专业公司的包装,只要有一技之长,每个普通人都能玩转社交平台,化身“网红”。这种“去中心化”的方式使互联网“网红”群体大幅度超过明星群体。

  5.天使投资的徐小平说:“什么是‘网红’?‘网红’是人类历史上先进代不需要权威赋权便能够自我赋权的权威。过去这个社会所有节点性的人物都来自其他权威的授权,而在我们这个时代,突然大家发现出现了这样一种人,他好像有权威,但是他的权威居然背后没有赋权。”有些明星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变成众所周知的“网红”,从素人到明星的蜕变,是互联网时代给予平民较大的实惠,它为任何一个普通人创造了无数种成功的方式。

  6.作为实质上的草根文化,“网红”文化为大众狂欢提供了可能性路径。狂欢是对传统精英文化的背离和反叛,是全民性、颠覆性的普天同庆。在机械复制时代,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自由,反而使人们陷入一个幽深的精神黑洞,当代人被一团莫名的焦虑笼罩着。这种焦虑是无指向性的,当这种焦虑感累积到一个特定的临界点时,人们便会对“意义之网”产生怀疑,甚至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。在追求和享受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,人们丧失了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和认同,而具有全民狂欢属性的“网红”文化似乎为人们寻找身份定位提供了可能性。

  7.“网红”根据自身特质聚集了一批趣味相投的“粉丝”,“粉丝”经由“网红”这一介质进行对话、意义的生产和输出,从而创造出带有鲜明标签的群体性文化。如,文风火辣的咪蒙显然与主流的社会文化格格不入,却广受年轻白领的追捧。究其原因,正是由于咪蒙这种吐槽式的个性化表达,满足了后现代年轻人追求特立独行的个体差异,在消费吐槽、喧闹、二次元等个性文化中获得自我的满足和身份的认同,并生产出属于我们的、我的文化。

  8.“网红”经由社交媒介构建乐观积极的个人形象—— 或知性恬淡,或幽默逗比,或放纵不羁,本质上都是在塑造并欢迎选择偶像的生活方式。“网红”的日常是无论到哪儿去玩,吃了什么,见到了什么,都会把所见所闻拍给“粉丝”看,而“粉丝”则养成了每天关注“网红”的习惯,他们追随“网红”的影子,觉得这比电影真实,羡慕甚至崇拜“网红”们的生活“日常”,并在其身上投射想象,以期在“网红”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理想的轮廓。

  9.“网红”的行为满足了“粉丝”的特殊需求,关注“网红”、追捧“网红”是“粉丝”们对社会现实“软弱无力” 的反抗,“粉丝”可以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片刻解脱和身份认同。“网红”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,通过对现实情境的观照获得“粉丝”的心理认可。“网红” 角色为“粉丝”暂时逃避现实提供了温床,他们可以释放自己的想象,将“网红”的日常与自我角色融为一体,得到对理想化生活幻想的满足,包括对优越生活的幻想、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。

  10.相比明星的耀眼光环与普通人的平淡生活,“网红”之于“粉丝”“零阶级差”的可触可及,使得他们周围迅速聚集起一大批狂热分子为其摇旗呐喊、推波助澜。于是,“网红”便在这种喧嚣和尖叫声中被推向神坛。如果说早期的“网红”还满足于“粉丝”数量的增加, 沉浸在“粉丝”的关注和夸赞中自我陶醉,那么在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之后,“网红”们已经在考虑如何将“粉丝”的点赞和吹捧变为钞票。

  11.由于资本和专业机构的介入,合力打造新的“网红” 和“网红”商业模式,从而创造出商业发展的新链条。当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到渠成并火爆发展时,专业的“网红” 孵化机构便应运而生。“网红”经济兴起时率先出现的一些“网红”孵化公司,原本是比较成功的淘宝商家,在这种强强联手的合作模式中,“网红”负责跟“粉丝”互动,进行“软植入”式营销,而孵化机构则把注意力放在店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上。作为淘宝健身女装的金冠店铺,“暴走的萝莉”负责供应链的设计和建设、维持店铺的日常运营等幕后环节,“网红”陈暖央则在微博、微信等社交平台对其店铺进行推广——通过发性感阳光的自拍、进行健身科普等方式吸纳了一大批忠实“粉丝”(尤其是女性“粉丝”)。“你负责貌美如花,我负责赚钱养家。” 电商“如涵”创始人冯敏概括了时下的“网红”经济运作套路。一大批像“如涵”这样的“网红”培训中心迎合部分年轻人想要成为“网红”的心态,对其在化妆、形体、言语、肢体动作、自我营销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包装。这些“网红”孵化机构甚至充当起经纪人的角色,对一名“网红”新人进行持续不断的造势和炒作。

  13.在商业策划和资本运作的推动下,利用时下较新潮的社会媒介为“网红”贴上“个性化”的标签,将“网红” 新人迅速推向舆论的较好。无论是富有才华的同道大叔 还是搞怪技能超好的艾克里里,或者是意外走红的奶茶妹妹,他们的走红都并非巧合,具有代表性的“良辰”, 便由强大的幕后推手(“网红”经济公司等)操控。诸如此类的“网红”势必在这股资本浪潮中制造声势浩大的“网红”经济。

  14.然而,在庞大的工业体系中,“网红”不过是资本浪潮的助兴剂,是资本运作的牺牲品。一方面,“网红” 在微博等平台上构造出“美好”的形象,使大量“粉丝” 信以为真并为之倾倒,自我的主体意识逐渐被边缘化。被“网红”孵化机构培养出来的一大批“网红”,统统拥有同一张脸:大眼睛、欧式双眼皮、高鼻梁、锥子脸。她们长相甜美、气质清纯,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保护欲。脸谱化的自我角色、具有欺骗性和迷幻性的生活景观,使得“网红”们不自觉地被当代媒介操控,只能在身份幻象和真实身份的错位中困厄与挣扎。

  15.另一方面,“网红”经济作为大众与“网红”之间的“欲望中介”,给予受众一种虚幻的满足感。于“粉丝” 而言,他们在“凝视”网红角色的精美包装时,往往会从内心深处产生愉悦感,从而生出对网红“精致”“奢华”生活的渴望。这些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衣服作为表层的视觉外观,借助媒介的“时尚化”运作和资本的巧妙包装,呈现出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,绽放出一种世俗化的希冀——不能过上“网红”们“精致”“奢华”的生活, 却可以依靠“网红”们那些漂亮而不昂贵的衣服获取认同感。

  16.社交媒体兴起之初,就被打上“赋权”的标签。“网红”经济模式下社交媒体似乎给予“粉丝”这样一种权利:浏览、点赞、评论、转发,甚至参与到商品生产环节。“网红” 通过精准定位,沟通互动,完成对“粉丝”的导流,大兴“圈粉运动”,而狂欢的背后,不过是资本扩张的工具。

     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《“网红”文化的传播与狂欢》同学们还有其他学习上的问题,可拨打学而思爱智康课程免费咨询热线电话:4000-121-121 . 有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解答。

请加入QQ群,试题资料免费放送
  • 三年级资料群:767465179
  • 四年级资料群:136889834
  • 五年级资料群:895302281
  • 六年级资料群:634703106
  • 初一资料群:729159895
  • 初二资料群:729221591
  • 初三资料群:691945194
  • 高一资料群:651557677
  • 高二资料群:582929343
  • 高三资料群:656443899
  • 免费测评/报告+免费打包下载资料
    意见反馈电话:010-52926893  邮箱:advice@xueersi.com
    保存 | 打印 | 关闭
    相关新闻